今年以来,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分化,美欧高利率抑制消费需求,叠加贸易政策变动、海运价格波动及人民币汇率震荡,我国纺织外贸企业承压明显。在此背景下,中间品进出口呈现 “出口微增、进口大跌” 的分化态势,细分市场与品类表现差异显著。
整体态势:出口微增进口承压,7 月出口止跌回升
1-7 月,我国纱线面料出口 482.3 亿美元,同比增长 2.6%,其中纱线出口 86.3 亿美元(+5.7%),面料出口 396 亿美元(+2.0%),展现一定韧性。进口则大幅下滑,同期纱线面料累计进口 39.1 亿美元,同比下降 17.4%,纱线、面料进口额分别降 18.8%、14.7%。
7 月单月走势延续分化:出口止跌回升,纱线面料出口 67.1 亿美元,同比增长 0.9%,纱线、面料出口分别增 2.0%、0.9%;进口持续探底,当月进口 5.7 亿美元,同比下降 18.1%,纱线、面料进口降幅达 21.6%、11.8%。
出口格局:纺织品带动增长,面料市场涨跌分化
1-7 月纺织服装出口 1707.4 亿美元,同比增长 0.6%,呈现 “纺织品带动、服装乏力” 特征:纺织品出口 821.2 亿美元(+1.6%),服装出口 886.2 亿美元(-0.3%)。四大类商品中,纱线(+5.7%)、面料(+2.0%)增长较好,家用纺织品微增 0.3%,针梭织服装略降 0.1%。
面料出口区域分化显著。亚洲为核心市场,1-7 月出口 263.3 亿美元,占比 66.4%,前十大市场中亚洲占 6 席。越南作为最大单一市场(占比 15.7%),出口额 62 亿美元,同比下降 6%;对印尼、印度出口也分别降 1.4%、4%。但部分市场表现亮眼,对柬埔寨、尼日利亚、埃及出口分别增长 10.5%、43.5%、20%,其中埃及、尼日利亚的增长与中资基建支持及货币互换合作密切相关。
品类上,主流产品承压,小众品类增长。化纤机织物、棉布出口分别降 0.6%、0.2%;丝机织物、羊毛动物毛机织物逆势增长 7.8%、0.3%。
区域贡献:东南沿海主导,省市表现分化
东南沿海是面料出口核心力量,浙江、江苏、广东、山东、上海五大省市合计占比超 85%。除广东出口下降 2.5% 外,其余四省市均实现增长,山东增速达 18.7%,浙江、江苏、上海分别增长 5%、4.8%、5.3%,头部省市依托产业优势发挥稳定器作用。